懒人小圈

精选实用的生活神器~
Search
Close this search box.

英雄的黎明:刘备的黑道发家史

 

 

前言

 

上一篇文章《刘备:不是大器晚成,而是英雄的黎明》介绍说,刘备不是《三国演义》里面那位只知道哭鼻子,靠好兄弟撑腰,没啥大本子的懦夫,实际的刘备是位忒有江湖地位,在乱世中混的风生水起的成功人士,放在今天,100个人里面也难得有一个混得比他好,但说的都是刘备混出名堂之后的事了。

 

这里这篇文章,说的是刘备早年的发家史,作者向大家详解26岁之前的刘备是怎么混的。

这应该是关于刘备发家史写的最详细的一篇文章了。

如果你只看《三国演义》,对刘备的了解可能是片面的,你以为刘备为赚生活费不得不编织草席在街边售卖,机缘巧合之下与同在街边卖绿豆的关羽、卖猪肉的张飞结识。其实不然,作为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,至少在少年时代是个富二代(或者说官二代),过着富家公子的好日子。可以这么说,真实的刘备与《三国演义》里面的刘备是有很大差别的。

 

简单来说,刘备早年就是靠混黑社会,之后当上黑老大,之后再成功洗白,最后介入朝政,攻城略地打自己的江山。

 

文章转自公众号《海佑讲史》,与喜欢三国的老铁共赏。

 


 

开篇

 

先主弘毅宽厚,知人待士,盖有高祖之风,英雄之器焉。

《三国志》对先主的发家史描述极尽曲笔赞扬。

 

陈寿曾仕蜀汉。为吹捧旧主,将先主塑造成一个家境贫寒、织席贩履、身处逆境、却又胸怀大志的上进青年。参考裴松之注解,可知其情悖谬。

先主发家始末,看似条分缕析、言之凿凿,实际语焉不详。我仔细阅读多方材料,得出一个颠覆性结论:

 

刘备是个耽于逸乐的浪荡子弟。青年时游学帝国京都。自洛阳返乡后,投身黑社会活动,在老家涿县以“坐寇”形式发家。且刘备凭军功“上岸洗白”的始末,与征讨黄巾无关。

文章立意,是为详细阐明刘备的发迹始末,故时间下限截至东汉中平四年(公元187年)止,即刘备二十六岁之前。

 

 

世仕州郡

 

刘备宗族在涿郡地方、是很有势力的。

刘备直系先祖是中山靖王刘胜。刘备出自刘胜子、陆城亭侯【刘贞】支脉。

 

刘贞封地在涿县,涿县刘氏由此始。

 

胜子贞,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。--《蜀书二》

 

刘备家族在当地与刘贞后裔群居,势力颇大。陈寿言:刘备家族世代都在幽州老家做官。

 

先主祖雄,父弘,世仕州郡。--《蜀书二》

 

刘备祖父刘雄,曾在东郡做范县县令。

 

雄举孝廉,官至东郡范令。--《蜀书二》

 

刘雄出身幽州涿郡涿县,而东郡范县在兖州。这与陈寿提到的“世仕州郡”不符。原因出自汉末“三互法”。

 

初,朝议以州郡相党,人情比周,乃制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。至是复有三互法,禁忌转密,选用艰难。--《后汉书 卷六十-下》

 

东汉士族崛起。随着时间推移,为避免乡党势力抬头,汉廷限制地方官在老家出仕。即“本地人不能在本地做官”。

上有政策、下有对策。后来出现一种特殊现象,即临近州郡者、互相在对方老家做官,以此相互包庇、徇私枉法。

 

因此出现“三互法”等回避制度:

若A地官员在B地为官,则B地官员不得在A地为官。

因《蔡邕传》对三互法语焉不详,故曲折莫可尽知。但其中一条史料,却无意中透露出一个严重问题:

 

幽州、冀州官员,因三互法限制,导致选用艰难。

 

幽、冀二州,久缺不补。--《后汉书 卷六十-下》

 

可见幽州、冀州是汉末宗族乡党势力泛滥的重灾区。这也解释了、为何刘雄去外州做官。

东郡范县是个大县,因刘雄为“范令”。

 

注:县辖人户满万者称“令”、不满万者称“长”。

 

通过“祖雄,父弘,世仕州郡”可知,刘备生父【刘弘】,也曾有过出仕经历,绝非白身。

 

问题来了:

为何陈寿要说刘备穷到织席贩履为生?

 

 

织席贩履

 

刘备幼年时期,确实有过一段不太宽裕的日子。原因是其生父刘弘早亡,导致幼年刘备失去直系亲属的经济支持。

 

先主少孤,与母贩履织席为业。--《蜀书二》

 

“少孤”是穷困的原因,“织席贩履”却不是穷困的结果。

 

为什么这样说呢?

 

因为刘备天生就喜欢做手工。“编织”是刘备的兴趣爱好,而非贫无生计的结果。

 

 

刘备有多喜欢编织呢?他客居荆州、三顾茅庐时,对面儿坐着【诸葛亮】,刘备却在聚精会神地编织牦牛尾巴,怡然自乐。

坐集既毕,众宾皆去,而亮独留,备亦不问其所欲言。

 

备性好结眊,时適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,备因手自结之。--《魏略》

 

《魏略》作者是魏国郎中鱼豢,与陈寿同时代且略早于陈氏。其所著《典略》、《魏略》史料价值极高,收录了大量汉末群雄轶事典故。

 

刘备“性好结眊”。人家天生就喜欢这个,不是因为穷才被迫出卖劳力的。

 

注:毦,音er,兽毛装饰品。

 

我再举一例。

刘备入川后的精锐部队“白毦军”,兜鍪上的装饰,就与刘备酷爱编织有关。

 

注:两汉军士,盔枪中一般插“雉鸡尾羽”,刘备军队则插“牦牛尾”。

 

诸葛亮与兄诸葛瑾的往来书信中,曾透露这么一条史料:

刘备收川西精兵为“白毦军”,由护军陈到直接指挥。

 

兄嫌白帝兵非精练,(陈)到所督,则先帝帐下白毦,西方上兵也。嫌其少也,当部分江州兵以广益之。--《诸葛亮集-与兄瑾论白帝兵书》

 

注:陈到,与赵云齐名。二人负责先主人身安全。

 

编织,这是刻在刘备骨子里的兴趣爱好(性好结眊),而非贫无生计的结果。

 

有读者朋友可能会反驳:

“刘备喜欢编织,也可能是他幼年时穷困养成的习惯。为什么你要说“编织行为”单纯是刘备的爱好呢?”

 

因为刘备一点儿也不穷困,他十五岁时,还曾去帝国首都洛阳游学。

 

 

求学洛阳

 

第一章提到了,刘备作为陆城亭侯刘贞的后裔,与宗室家族成员群居在涿县。刘贞是西汉中期人物(公元前139年),刘备是东汉末期人物(公元161年),二人相差刚好300年。

三百年,在两汉优待宗室的政治环境下,足够在涿县繁衍出一个令人目眩的庞大家族了。

 

刘备生父虽早亡,宗族势力却健在。

因此刘备十五岁时,能够负担得起去洛阳的旅费和学费,与同宗刘德然,幽州老乡公孙瓒,一起投入同乡前辈【卢植】门下。

 

年十五,母使行学,与同宗刘德然、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。--《蜀书二》

 

 

 

单看《三国志》,是无法判断出刘备求学具体地点的。

因卢植本人也是幽州涿郡人,是刘备同乡前辈。且卢植在当年(公元176年)因健康原因曾辞去九江太守职务。如卢植是返乡开馆教书,则刘备有可能在涿县求学。

 

但综合对比多方材料,完全能够确定:

刘备的求学地点,不在涿县,而在洛阳。

 

首先,卢植“去官归家”时间极短,一年之后又被朝廷征召为议郎,返回洛阳再出仕。

其次,刘备求学时培养的兴趣爱好,斗鸡走马、锦绣服装,这些奢侈品不可能在涿县老家经常出现。

 

(先主)喜狗马、音乐、美衣服。--《蜀书二》

 

再次,公孙瓒的求学地点,是洛阳东侧不远的缑氏山。

 

(瓒)从涿郡卢植学于缑氏山中,略见书传。--《后汉书 卷七十三》

 

缑氏山在哪呢?在河南偃师,洛阳东侧三十公里处。

按《先主传》,刘备、刘德然、公孙瓒三人一同拜卢植门下,故三人的学生时代,活动范围就在洛阳东侧不远。

 
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证据,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,明确记录刘备在灵帝末年、曾在洛阳求学,还与当时的洛阳北部尉【曹操】有过交往。

 

灵帝末年,备尝在京师,复与曹公俱还沛国,募召合众。--《英雄记》
(曹操)年二十,举孝廉为郎,除洛阳北部尉,迁顿丘令,徵拜议郎。--《武帝纪》

 

王粲写《英雄记》,是时人写时事儿,可信度几乎是诸材料中最高的。

刘备(公元161年)与曹操(公元155年)相差六岁。刘备十五岁赴洛阳游学时,曹操刚好21岁,任洛阳北部尉。两方材料的时间记载完全吻合。

 

而刘备与曹操的来往线索,虽然书无明载,也可大致推断。即:

刘备祖父(刘雄)曾在东郡为官,而曹操之后亦曾被征为东郡太守(未赴任)。

 

久之,徵还为东郡太守;不就,称疾归乡里。--《武帝纪》

 

两汉时期,平民百姓人家,不可能负担得起去帝国首都游学的学费、旅费和食宿费。

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以地方豪强身份,于西汉末期赴长安游学。

 

刘秀是什么家庭条件呢?地痞流氓杀了人,躲进刘秀家里,官府都不敢上门。

这是刘秀姐姐、东汉湖阳公主【刘黄】亲口所说。

 

(湖阳公)主曰:“文叔为白衣时,臧主匿死,吏不敢至门。”--《后汉书 卷七十七》

 

注:文叔,即刘秀的字。

 

刘备如是穷困贫贱的织席贩履之徒,岂能负担得起洛阳的游学费用?

结合当时的生产力与时代背景,刘备游学洛阳,比今天索马里人留学美国更加困难。

 

刘备在帝国首都游学,还师从名儒卢植,想必学富五车吧?

很遗憾,刘备是个学渣。

 

他在洛阳不好好念书,天天斗鸡走马,不务正业。梳着阿飞头,披着奇装异服,开着保时捷,尽情游乐人生。

 

先主不甚乐读书,喜狗马、音乐、美衣服。--《蜀书二》

 

刘备求学阶段,受同学兼老乡【公孙瓒】影响较大。

公孙瓒也是个失意官僚子弟。

 

幽州辽西公孙家族,比幽州涿郡刘备家族情况略好一些。公孙瓒父祖都是二千石高官,地委书记一级。只不过公孙瓒因生母卑贱,故不得志。

 

公孙瓒字伯珪,辽西令支人也。家世二千石。瓒以母贱,遂为郡小吏。--《后汉书 卷七十三》

 

两个不得志的豪门失势子弟,迅速厮混在一起。

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。和刘备一样,公孙瓒也是个学渣。

 

公孙瓒的学术水平是:略见书传。即粗通文墨,刚刚脱盲。与当年的刘秀差不多。

刘秀的文化水平是:略通大义。

 

王莽天凤中,(刘秀)乃之长安,受《尚书》,略通大义。--《后汉书 光武帝纪》

 

刘备的文化程度、比公孙瓒更差:不甚乐读书。

毫无疑问,刘备在洛阳的游学经历(喜狗马、音乐、美衣服。),就是一个落魄远支宗室子弟的“流氓成长史”。

 

 

返乡为寇

 

洛阳虽好,终非久恋之地。

盘缠是有限的,用光了就得回家了。刘备虽然学无所成,总算粗识几个大字、摘掉了文盲的帽子。

 

回了涿县老家的刘备,此时应已成年(即二十岁弱冠)。

成了男子汉,就得自谋生路了。

 

个人奋斗,总归是有限的;因为还要考虑时代的进程。

灵帝朝腐朽衰败,流民遍地。刘备回想起在洛阳认识的哥们儿曹操,人家老爹是太尉,尚且仕途不顺;自己一介远房宗室,身无一技之长,又不学无术,靠什么吃饭?难道继续编织牦牛尾巴,开刘氏连锁店?

 

启动资金早被自己在洛阳挥霍一空,钱从哪儿来?

俗话说,穷生奸计,富长良心。此时的刘备,再不是当年背井离乡的天真少年。

 

洛阳游学数载,见惯了灯红酒绿、纸醉金迷,交结了公孙瓒、曹操这样的权贵朋友,刘备的心,已经野了。

桓灵时代,地方秩序崩毁,邪教蔓延、流贼丛生;此时离黄巾之乱爆发,还剩不足三年。

 

为了维护地方治安,许多地区自发成立、或雇佣流民武装,类似后世的团练。这玩意儿在东汉叫“郡贼”;在民国时叫“保安团”,指靠出卖武力,收取保护费的土匪集团。

这种组织有个学术上的专有名词:“坐寇”。

 

即扎根特定地区,对治下百姓人户进行管理统治的组织。与“流寇”相对。

因为“坐寇”要长期生存,所以对地方的压迫程度有限。保证了既能从当地百姓头上收钱,税率又不至于吓跑当地百姓。故“坐寇”的实质,就是“灰色政府”的雏形。

 

经济学家小奥尔森(Mancur Olson Jr.)曾提出过一个著名论断,即:

政权的建立,起源于“流寇”向“坐寇”的转化。

 

 

黑帮的黎明

 

刘备在涿县老家,打着自己“洛阳游学生”的名号,类似《围城》的方鸿渐,靠着当时信息不灵、群众受教育程度低下的大环境,招募徒众,组建非法武装集团。

 

 

关羽和张飞,就是此时加入刘记黑帮的。

 

先主於乡里合徒众,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。--《蜀书六》

 

为之御侮。

按先主传时间线,此时黄巾之乱(公元184年)尚未爆发。“御侮”。抵御谁的外侮?

 

抵御幽州涿郡“其他黑帮”的外侮。

关羽、张飞,有点儿类似铁牛儿在宋江身边的角色定位。刘备出去和其他老大谈判,关张则腰怀利刃;大哥给个眼色,关张就拔刀相向,血腥火并。

 

关张之胆色、武艺,就是靠早期在涿县跟着刘备砍人时练出来的。

《华阳国志》对刘备集团的性质、以及关张的角色定位,解释得更为清晰。

 

河东关羽云长、同郡张飞益德,并以壮烈为(先主)御侮。--《华阳国志》

 

《华阳国志》比《三国志》多了“壮烈”二字。

 

什么是壮烈?

东汉语境下,年轻后生敢杀人就是壮烈。

 

泰山臧霸,其父臧戒贪赃枉法,被拉去枪毙。霸时年十八,领流氓地痞劫法场,杀人亡命。

史书称之曰:壮。

 

霸年十八,将客数十人径於费西山中要夺之,送者莫敢动,因与父俱亡命东海,由是以勇壮闻。--《魏书十八》

 

谯沛夏侯惇,其师受辱。惇时年十四,拔刀斩之,亡命天涯。

史书称之曰:烈。

 

(惇)年十四,就师学,人有辱其师者,惇杀之,由是以烈气闻。--《魏书九》

 

关羽、张飞以“壮烈”为刘备御侮。写得再明白不过了。

关羽登场是啥身份?是公安部通缉要犯。在老家山西(司隶校尉河东)犯了人命官司,逃到涿县避难。为掩人耳目,连自己的字都改了:本字“长生”,改字“云长”。

 

关羽字云长,本字长生,河东解人也。亡命奔涿郡。--《蜀书六》

 

凭这种黑道资历,关羽毫无疑问地成了“刘记黑帮”的头号打手。

刘备老乡张飞,也是个不安分的流氓青年。他非常羡慕关羽,遂拜羽为兄,专心练胆儿、钻研打架斗殴经验。

 

张飞字益德,涿郡人也,少与关羽俱事先主。羽年长数岁,飞兄事之。--《蜀书六》

 

有了关张辅佐,刘备场子开得越来越大,帮众越来越多,流氓无赖纷纷拜帖入伙,刘氏集团的名声传遍十里八乡。

 

(刘备)好交结豪侠,年少争附之。--《蜀书二》

 

注:豪侠,即反政府武装头目。年少、即少年,恶少年,轻薄少年;流氓无赖之意。

 

刘备是有传销潜质的。

 

每日帮众云集(稠人广坐),专心聆听大哥刘备画饼传道;关羽、张飞则终日侍立刘备身旁,手按刀柄,怒目圆睁,替大哥壮声势。

 

稠人广坐,(关、张)侍立终日,随先主周旋,不避艰险。--《蜀书六》

 

刘记黑帮,头目是识文断字、曾在帝国首都游学的“高知分子”,麾下延揽了“连环杀手”关羽,以及(据说是)“屠户出身、胆大心狠”的张飞。

涿县三巨头,就此诞生。

 

 

所谓“镇压黄巾”真相

 

黑帮,是秩序崩溃后的特殊产物,无法长期生存。常见结局是被朝廷招安(梁山)或剿灭(田虎、方腊)。

刘备在扫平当地大小帮派之后,逐渐成长为一支颇有影响力的坐寇集团,活动范围大约以老家涿县为中心。

 

帮派做大了,刘备就想上岸,结束自己的黑道身份。

刘备是凭军功上岸的。

 

在此要特别纠正一个误区,即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与《华阳国志》反复强调的:所谓“刘备靠镇压黄巾军发家”。

陈寿写得还算隐晦,没提具体时间,只说“光和末、黄巾起”;常璩则拾人牙慧、自作聪明;煞有介事地补上了讨贼时间(中平元年)、又说先主时年二十四岁,可笑至极。

 

灵帝末,黄巾起,州郡各举义兵,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。--《蜀书二》

时先主年二十四岁。--《华阳国志》

 

刘备确实是凭军功洗白的,但与“镇压黄巾”无关。

因为黄巾主力的活动范围、根本不在幽州。

 

十余年间,众徒数十万,连结郡国,自青、徐、幽、冀、荆、杨、兗、豫八州之人,莫不毕应。遂置三十六方。方犹将军号也。--《后汉书 卷七十一》

黄巾三十六方中,主力集中在巨鹿(冀州)、颍川(豫州)、南阳(荆州)。幽州黄巾并非主力。且中平元年(公元184年)刘备仅二十三岁,其帮派势力尚未强壮,岂有余力讨伐黄巾各方?

 

大方万余人,小方六七千,各立渠帅。--《后汉书 卷七十一》

 

太平青领军,一个大方万余人,一个小方六七千,天下三十六方。往少了说也得二十万人。刘备此时混黑道才几年啊?他一个县级黑老大,手底下可战之兵才多少?初平元年挑战黄巾,他不要命了?

刘备确实是凭军功洗白上岸的,但并非镇压黄巾,而是镇压“二张之乱”。

 

刘备集团转型的关键,就是命中贵人:

中山马商苏双、张世平。

 

 

二张之乱

 

中平四年(公元187年),黄巾之乱爆发后三年。中山国相【张纯】与前泰山太守【张举】,勾结乌丸突骑叛乱。

乌丸大人与二张歃血,引兵攻略幽州、冀州;声势浩大,连当时辽东太守都被叛军杀了。

 

中山太守张纯叛入丘力居众中,自号弥天安定王,为三郡乌丸元帅,寇略青、徐、幽、冀四州,杀略吏民。--《魏书三十》

 

 

 

二张攻略幽、冀;而中山国就在冀州。叛将张纯还是中山国相(位同郡守)。中山是混不下去了,当地商贩、富户纷纷逃亡。

中山国的马商苏双、张世平就是此时流亡至幽州涿县的。

 

军马是战备物资;幽州、冀州是东汉北部边境。马商,说穿了就是黑白通吃的“军火贩子”,类似后世的“盐枭”。

苏、张二人投入涿县最大的“刘记黑帮”麾下寻求庇护;并将二张叛乱的消息,告诉了帮主刘备。

 

中山大商张世平、苏双等赀累千金,贩马周旋于涿郡,见而异之,乃多与之金财。--《蜀书二》

 

刘备听到二张叛乱的消息,又得到流亡马商的金元赞助,极为振奋。

经过黄巾之乱(公元184年)后三年多的猥琐发育,刘备的帮派得到了大量流亡人户(乱世中,流民数量会激增),已初步具备作战能力。

 

洗白上岸的时机到了。

 

刘备联系了自己的同学兼幽州老乡公孙瓒。天遂人愿,公孙瓒此时也朝廷征召,随州牧刘虞镇压二张之乱。刘备遂领帮众,随官军讨贼。

 

初,诏令公孙瓒讨乌桓,受(刘)虞节度。

 

(刘)虞到蓟,罢省屯兵,务广恩信。遣使告峭王等以朝恩宽弘,开许善路。又设赏购(张)举、(张)纯。举、纯走出塞,余皆降散。--《后汉书 卷七十三》

 

讨伐张纯时,刘备作战极为勇猛。可惜,乌丸多突骑,刘备在洛阳游学时虽然也精于马术(喜斗鸡走马),毕竟比不了北国胡人。乱军中,刘备被一枪刺于马下,命在旦夕。

好在刘备江湖经验丰富,这些年黑帮没白混,迅速躺在地上闭眼装死。大战告终,汉军打扫战场,刘备大呼救命,被人用板车拉出来,侥幸生还。

 

备有武勇,时张纯反叛,(备)遂与相随,遇贼于野,备中创阳死,贼去后,故人以车载之,得免。--《典略》

 

注:阳死,即装死。阳者,佯也。

 

 

由此可见,此役是汉军惨胜。

因为如果汉军战败,打扫战场的恐怕就是张纯叛军和乌丸突骑了。那刘备不仅性命难保,恐怕连那双招风大耳也会被叛军割掉把玩。

 

刘备凭镇压二张的军功,受封“安喜尉”。

 

备中创阳死,贼去后,故人以车载之,得免。后以军功,为中山安喜尉。--《典略》

 

《三国志》说刘备受封安喜尉是靠“镇压黄巾”;《典略》说刘备受封安喜尉是靠“镇压张纯”。莫衷一是。

 

为什么我取鱼说、而弃陈说呢?

因为安喜县在中山国。而叛将张纯,恰好是中山国相。

 

刘备镇压张纯,作战地区一定是冀州中山国附近;之后以“三互法”(前文解释过)在当地就近安排就业。恰如他那位在兖州东郡范县做县令的爷爷一般。

 

因此,刘备发家,是靠在老家涿县混黑道、当坐寇;刘备上岸洗白,则是靠中平四年(公元187年)参与镇压中山张纯之乱;与镇压黄巾无关。

刘备靠军功发家,也侧面解释了、刘备为何要怒鞭督邮。

 

 

怒鞭督邮

 

督邮,职务是巡查考核两汉县级官吏(监属县)。类似什么呢?督邮就类似“低一级的刺史”。

刺史巡行郡国,考核郡守;督邮巡行郡下诸县,考核县令、县尉。用今天的话说,就是“兼管人事”的县纪委书记。

 

注:刘备的“安喜县尉”,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长。

 

刘备怒鞭督邮(演义把这档子破事儿安在张三爷的头上)算是读者朋友耳熟能详的段落。不多赘述。

 

 

问题来了:

 

好不容易洗白上岸,刘备为何要怒鞭督邮,自毁前程?

官方说辞非常隐晦。

 

督邮以公事到县,先主求谒,不通。--《蜀书二》

 

说刘备想求见督邮,但书记大人端着架子,不肯屈尊。

《典略》解释得更清楚一些:

 

其后州郡被诏书,其有军功为长吏者,当沙汰之,备疑在遣中。督邮至县,当遣备,备素知之。备欲求见督邮,督邮称疾不肯见备,备恨之。--《典略》

 

就是说,刘备要被撸了。督邮来安喜县,就是来开除刘备的。

 

刘备为什么被撸?

 

因为刘备上岸之前,是幽州涿郡最大的黑帮头子。这样一个案底累累的大流氓,不在监狱服刑,却在帝国体制内做县公安局长?

不用问,刘备这背景调查肯定是不及格。

 

刘备在洛阳游学时又“不甚乐读书”,不学无术,一无可取;与东汉的用人方略(州郡大族、清流名士)严重不符。

此时在位者是灵帝。

 

刘备靠刀头舔血、折了无数弟兄、甚至自己也被乌丸突骑刺于马下、险些丧命的代价,才换来的安喜尉,竟然说撸就撸?你汉灵帝说话是放屁的?

卸磨杀驴、过河拆桥。这是刘备心底的痛。也是其中年时、经常对着诸葛亮大骂灵帝的原因。

 

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。先帝在时,每与臣论此事,未尝不叹息痛恨於桓、灵也。--《出师表》

 

亲小人,远贤臣。刘备啥意思?就说督邮是小人,而我刘备是贤臣。你灵帝因为不用我刘备,所以朝廷就倾颓了。哈哈哈。

说实话,灵帝卸磨杀驴这事儿,干的确实太过缺德。要么怎么谥号“灵”呢;乱而不损曰灵,标准的恶谥。

 

督邮可能忘了,刘备虽然不学无术,之前却是幽州边地的黑老大,手底下盘踞了一大批杀人越货的亡命徒。

刘备在涿郡当“坐寇”,是靠出卖手下弟兄的血和命,榨取当地百姓的资源。刘备的成长史,就是土匪黑帮的发家史。

 

黑帮的核心规矩就是“血酬”。即:

 

我这条命能交换多少资源,值多少银钱。

这是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法外流民们、信奉的真理。

 

换句话说:

 

我刘备这个安喜尉是靠血换来的。你督邮想从我头上夺走,你就也得留下血的代价。

在资源瓜分完毕的社会格局中,维持生存的底线是一条血线。突破血线,必定导致流血。--《血酬定律》

 

突破了刘备的血线,督邮就倒霉了。

 

(备)直入缚督邮,杖二百,解绶系其颈著马枊,弃官亡命。--《蜀书二》

 

杖二百。

 

我只能把陈寿的记载,理解为“替先主隐恶”的曲笔。

明清时代,廷杖二十、即可立毙杖下。刘备杖督邮二百,肯定是打烂了,彻底血肉模糊,人畜不辨。这也和后文的“弃官亡命”相呼应。

 

很多读者可能无法理解,为什么刘备要怒杖督邮,这与其“仁君形象”严重冲突。

刘备怒杖督邮,结合时间背景看,恰恰源自其“黑道立场”与“血酬思维”。

 

中平四年(公元187年),刘备就是个满身江湖气、刚被朝廷招安的边地黑老大,为了这么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儿(县尉)还险些死在战场(中创阳死)。你督邮想拿走我用血换来的东西,我就要你付出血的代价。

 

以德报德、以直报怨;这是刘备“枭雄之名”的始源。

比小说里动不动哭鼻子的窝囊废,强到不知哪去了。

 

昔日,周瑜有言:

刘备以枭雄之姿,而有关羽、张飞熊虎之将,必非久屈为人用者。

 

鲁肃亦曾道:

刘备,天下枭雄。

 

陆逊夷陵之战大叹:
刘备天下知名,曹操所惮。

 

东吴三督,对刘备评价若此;窥豹一斑,可知全貌。三子虽贤,却不及魏武风流,一语成谶:

“今天下英雄,唯使君与操耳。”

 

中平四年,冀州中山国安喜县县衙,狼藉一片,遍地血污。二十六岁的刘备,杖死督邮,弃官亡命,开启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。

 

这是刘备的发家史。

这是英雄的黎明。

 

 

分享到:

本站是干什么的?

这是一个主要分享生活神器的简单网页!

日常生活中一些我们不想做的事,可以让外卖小哥代劳,还有一些我们不得不做的生活繁杂事务,可以用神器来辅助。

本站从全网筛选那些能够提高效率、提升舒适度的生活用品分享上来,以实用为准,拒绝“智商税”“妈见打”类产品。

讲究所见即所得,分享到本站的所有产品,都可以直接从网上获取。

更多内容可以点“关于本站”去了解。

发表回复